一个收藏古董多年的藏家经验谈 (全篇完整版-1)

收藏家在购进收藏品时,尤其是古董,最怕看走眼买到赝品,那怕是很便宜购得.那种挫折感往往就会让很多人就此放弃了收藏,当然除了心理的打击之外还有自己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也产生怀疑,更会对人,指的是卖者,没有了信任感,当然难免会有金钱上的损失,所以很多人花费了毕生的积蓄买进毫不值钱没有收藏价值的现代仿品,有的连工艺品都称不上,当请行家识货之人包括学者专家/店家/资深收藏家,鉴定之后获知自己的收藏品竟是不值钱的赝品,又不能退还时,那种打击那种痛真的是无法用三言两语可以含括.有些的收藏品行家往往一眼就看出是赝品,可是却执迷不悟的一厢情愿花钱购买,古董行业与其它的行业一样也是有很多的陷阱,古董圈更胜一筹,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事例,到了现代,除了人的诈财问题之外各种新科技的发明更让人防不胜防,真伪的鉴定增加一定的深度.

有的收藏家为了避免人的问题,会请专家来把关,有时候专家也会看走眼,但总多一个减少买到假货的机会,一般人只有靠自已的所学,多看书,多比较,多向人请教,多去看博物馆的藏品,还有秉者不贪心的原则,那么上当的机会就比他人要少很多.

请行家鉴定最好是多综合方面客观的意见,要言之有物的根据,如果没有认识的行家那么上网,有很多的收藏论坛去请教众多的藏者或寻可靠的店家.不论鉴定结果如何都要以平常心对代,毕竟东西是自己的,而且好东西自己会说话.

所以自已一定要具备相当的知识才会吸收外来的信息和意见,也会养成正确的判断真伪的能力,但不可食古不化,自己心中要有一套鉴赏鉴识的标准,如此与外界的意见才会接近.

藏家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无意中以自己可以负担的价格或低于行情买到自己喜爱或期盼很久的稀品,有时想真心专程还不容易看到买到,有时因心理迟顿而错失自认为好的东西.因此每逢假日文物集市,或跳蚤市场,挤满了人潮,大家心理都想着同样的事怀着同样的目的.

但往往也是悲剧的产生,市场上卖者永远与买者在真伪价格上争议对峙,买卖之间卖者似乎永远是赢家,卖者除非是外行不懂或愿赔本出售,否则出来做生意要养家活口/图利的情况之下,卖者永远掌握进货的管道和货品的信息,曾见过摆摊的小贩,对所贩的物品来源作者好坏优缺鉴识娓娓道来,研究非常深澈,而且非常低调客气,也愿意与人交流交换意见,像这种卖家比比皆是,只是他们都不太愿意卖弄自己辛苦学得来的并赖以维生的技能知识,在市场上卧虎藏龙的专家不亚于一般科班出身的学者,毕竟没有判断的能力要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古董圈生存?.买方不也是一样吗?

还好随着真品的日渐稀少,这种老师傅也日渐凋零,但买方藏家却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现代造伪的技巧,和投入更多的金钱,而真品越来越少,常耳闻拍卖公司都有造假的情形,因此要如何买到真正有收藏价值的古董那真的要好好下一番功夫.

多年收藏经验认为从材料材质/工艺神韵/造型图案/时代特色风格着手,只要其中有一项认为有问题就要冷静的分析与同期作品比较,千万不要见猎心喜,平日多涉猎历代皇室收藏或名家的佳品/工艺品,不论是书画磁器铜器玉器漆器…..等他们都是在封建时代经过严格长时间的训练和先人智慧的结晶,传统下文化的熏陶,方有那么多美丽的作品,这也是古董的迷人之处.

收藏一件好的精品确实很难,尤其是一般的领薪阶级,但只要具备相当的知识,不走冤枉路,有计划性有归划有能力条件的专类收藏,久之未必不能成一大藏家呢?

收藏多年最喜还是走文物集市,或跳蚤市场除了试眼力比运气还可以看尽人生百态,人性贪癵的一面也可以和文物贩子老师傅寒暄/交换心得,他们往往有您想不到的好东西,只卖给识货和知己,但价钱不会因此而有所优惠,大家都要生活,而且好东西有其行情,进货也不容易也贵,宁可买贵不愿买了有争议而后悔.建立了老主顾朋友关系之后比较他人有更多的机会买到佳品和花钱也学不到的知识.

有一些古董店家也比常人更早去市场寻宝,但一般贩子会在非集市时去店家兜卖,以前见过贩子拿辽兽首壶以很便宜的价格欲售店家,店家却拒绝结果被围观者拣走,可见还是要有知识之外缘份最重要该您的还是您的.但一定要真品才行否则满街的仿品闭着眼睛走路都会踢到,这种恶缘只会图增满肚子气,不要也罢!

早期购买古董心中有喜乐,那是买到好东西,有悲痛时,则是太冲动买到不应买的. 而收藏多年后现在还是有喜乐有悲痛,只是喜乐悲痛都少很多,真品难见也负担不起,伪品长见但看看如何仿制,喜乐悲痛心情还是有,收藏古董的过程至今回想起来非常有趣,将来有机会必飨以藏友!

一个收藏古董多年的藏家经验谈(全篇完整版-2)

本人对古董产生浓厚的兴趣源于1990,那时因工作上的需要,被公司派驻上海.刚好朋友要练毛笔字,要我代买砚台.我向上海的朋友求助,朋友以为我要买老米日(上海话)老东西的意思,于是带我去东台路古董市场,找认识的商家看砚台,那时的古董商店前面有类似台湾槟榔摊大小的一间一间小房子,也是卖古董,看了一个下午,上海朋友对古董也是半桶水,记得那天认识了好多卖古董的哥儿们,,我虽是上海人,上海话也听得懂,但因为第一次回上海老家,所以很多上海话的含意我听不懂,还有很多在猜测,后来才明白他们讲的是古董界的行话,我就像姥姥进大观园对各种古董和用途都非常想要了解,那天除了买了好几个砚台,最大的收获是也拜了好几位老师傅为师,更认识了中国文化的伟大和产物,后来与老师傅学会了一点皮毛,以后的假日完全贡献在印证所学上,更跑遍上海所有的集市/旧货市场/商家,除了西藏/内蒙/云贵之外,中国大部份的旅游景点都去过了这些地方的文物市场也是我旅游必要去的地方也有非常很有趣的收藏故事.

严格说起来,学会鉴赏古董,老师除了启蒙的东台路老师傅还有来自各地摆摊的朋友/各地的博物馆由其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各名家的收鑶著作和博物馆出版的书籍,记得我买的第一套书籍是分年出版的中国玉器全集上海福州路的各大书店还是我购买书籍的去处,台湾的出版刊物也买了不少,花了不少钱,.这些印刷精美的图书价格不斐,但总觉得兴趣所在,.而且是很好的文献资料,虽贵但无一点犹豫,各种文物杂志更是必买的例行工作.唯一后悔的买到全是仿品毫无价值的图书,还是台湾出版的印刷精美,可是刊物却一眼假,后来听说出版者意图不良想藉出书,来卖仿品人品很差.

收藏古董除了怡情之外也可修身养性,要有学识也要有学养.品性要有修养一举数得.

一般古董分传世和出土,其中玉器又分已盘或生坑.

不论是何种情况,收藏都务必要具备基本的鉴赏知识

个人经验应从

(1)材料/地方性/材质./上手的重量/密度/软硬/光泽/入土时不同地质状况/入土后出土后颜色的变化/不同材质质变产生的腐蚀/入土后质变特有的特征/轻敲声音是否沉或脆/,………等等

一般仿者最容易在材料上被人识破.

(2)工艺雕工/手工机器的差别/各时代使用的工具/修补/

(3)造型外观/图饰的比例/对称/位置/文饰图腾代表的意义/抽象写实的图案是否纯朴有古意.

(4)朝代应有的特色/这是断代重要的指标/用途/使用者身份地位/何人使用/当时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5)造伪的地区./手法.买卖之间常见的问答/攻守/注意事项.

以上只是粗略大慨简单的介绍,后续会很详细一一的给各位藏友做参考,每个古董商人/贩子或多或少(指的是有经验的老师傅不一定年龄很大)都有其独特的见解,这些都是值得去回嚼,只是有的人为了生意上的缘故,常保留一手或只光听不说,很荣幸认识不少全国各地行家(或许他们默默无闻)愿意倾囊相授,有来有往,当然我与他们也是真枪实弹真诚的交流,而非随便信口开河,毫无根由的乱说充当内行,往往生意没做几笔却成了老朋友无所不谈,相互鉴赏藏品.

一个收藏古董多年的藏家经验谈(全篇完整版-3)

玉在中国历经7000年的文化洗礼,已成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但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举世再也没有中国人那么喜爱玉的民族,喜爱玉的历史非常悠久,至今不衰.

所以中国人可以很自豪称之为玉器之大邦

高丽民族就不敢妄称他们祖先是玉器的先驱,玉是他们的代表.

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地位是很神圣的,是有情绪的,是传统生命中的一部份,是与历史文化接轨的,我相信玉器会由我们这一代发扬继续流传下去给下一代.

玉的鉴赏是需要花点时间去学习的,除了要有兴趣,最好具备历史美学的基本认识和概念,将来比较容易深入,因为玉器学真的是一们很深的学问,含括面相当广有,人类学/地质学/历史学/人文宗教社会经济学/美术学/考古学/工艺冶玉学/化学/设计……等可惜目前大学没有这方面的课程,我想中国不乏这方面的人才,希望将来有这样一天能看到有学校,开课教授的有组织有系统的分类,让有心有兴趣的人士去研究学习.(而不是由我这个半桶水在误导).希望藉此篇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更有专长建设性的文章问世.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玉匠的地位比起其他的手工艺的工匠要高许多,收入也高,这是因为以前的玉作昉收学徒是很严格的,据相关文献记载及扬州世代制玉的老一辈告知,前清和民国时期玉作昉收学徒,除了要有眼睛好手脚灵巧聪明之外,还要有绘画的天份(要设计划图样,宫廷造办事或规模大的玉作昉有专人设计划稿,绝大部份玉匠自己画图)而且不能做事心浮气燥,更没有不良的嗜好尤其是色/,很多学徒往往经不起前半年老师傅严格的要求和训练,而被勒令退学,这在其他手工行业是很少见的,玉的成品如作坏,除材料取得不易,就算修复也会影响其原始的设计和美观,在封建时代替皇家诸侯贵族制作玉器稍有闪失也许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灾难.

玉匠除了在政府机关(封建时代)当差,会有玉匠的记录.民间有名气的并除了陆子刚之外文献记载的很有限,玉匠不像其他的工匠可以在作品上标明年代(磁器)或自己的名号或出品的字号年号(书画笔筒茶壶…….等等),可以说是默默无闻,而且只能根据当时时代的流行图腾图样来制作或利用材料本身的型状颜色来发挥,不像其他的工艺可以创新创作,在新石器时代除了玉器的图腾独特,领先其他的用品例如良渚陶器的鸟纹/黑陶的星纹这应该与当时的环境有关,那时的玉器是人与神和天地沟通的代表物和地位的象征,自从发现了金属(可制作祭祀的礼器/武器/日常烹调工具尤其是生产的农工具,可以大众化/量产的情况下)玉器的地位虽然还是很重要但其图腾创新就无法再领先了.而随铜器的发展,自此玉器就只能在工艺上发扬光大了,后续的图腾造型会详细叙说.

时至今日玉器工厂的玉器师傅除了少数自己肯下功夫自成名家工艺被人肯定之外一般而言现代的玉匠各方面已经无法和从前相比.

玉器文化的发展我们如果分为5个关键的阶段:

  1. 新石器时代

  2. 春秋战国至汉朝

  3. 宋金辽朝代

  4. 清乾隆

  5. 现代仿古(工艺品/艺术品)

首先谈论鉴赏玉器

A:玉器材料来源/玉质/年代的变化

制作玉器,主要的来源我收藏和所见到大概有有以下:(有狭/宽义的)

有和阗玉/岫玉/翡翠/南阳玉/篮田玉/俄罗斯玉/青海玉等地方出产的玉之外还有其他的宝石/石类如.水晶/玛瑙/绿松石/孔雀石/青金石/碧玺(阿富汗生产)/萤石(夜明珠)/汉白玉(大理石)/滑石/人造(石粉压制/化学乳胶/玻璃)/琉璃/煤精/琥珀/石英…等

每个材质都有其独特的物性而基本的特性我们多少要认识一下

有软硬度(密度比重)/透明度/颜色/光泽/

每个时代用玉的比率/用途也不尽相同.

在旧石器时代(称不上用玉的时代只能说是石器时代,也有部份的骨器)那时候的先民常就地取才,主要制作切割肉类或攻击野兽或作简易的生产工具,由于讲究实用便利,所以只要是尖硬的,大小适中的石块,都可以用来制作,一般常见的有石斧/凿具之类,没有祭祀的礼器或代表神人天地沟通的巫师身份地位的石器,用途很单纯只为生存而制作的原始社会石器.

我在洛阳曾看见有藏友专类收藏各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分门别类,藏友表示由于没经济价值没人收藏,所以价格非常便宜,(平均一件1-10,1990-2000年代)常利用去外地的机会去收集,第一次看到有各种石材制成的各式各样的旧石器,而且保证老货,(骨器因为是有机物保存不易而且数量也不多所以没有收藏)精神实在另人敬佩,受他影响我也收藏了1,2个石斧但价格已经有涨了,藏友除了抱者怀古的考古研究精神,主要是看上粗犷简朴的造型,原使粗砺的材质和作工,看了之后,除了佩服他的恒心不求名利,更佩服藏友的欣赏眼光.我相信他将成为此方面的权威,谁说收藏一定要发大钱,只要持之以恒有系统有规划的分类收藏,久而久之必成为气候和此方面的大家.

前几年曾在上海看到有浙江贩子兜售良渚石制的三叉形器和石斧,制工精美,完全没有旧石器时代那种原始味道,仔细观察是现代机器作工,材料是地方出产得黑灰色粗石,硬度相当高估计有4,造型是精心仿照良渚的玉器,是经过设计的,价格只要数百元,相信很多人容易上当,那时看到之后心理一阵酸痛连这块宝地也沦丧了.

后来在广州陆续看到,还好是零星,而且一眼就可看出是现代仿品.

真老的旧石器时代石制品,表面很粗糙无光泽,加工的部份必定有明显手工凿点的痕迹,这些凿点有深浅,大小不一,分布极不均匀,有使用过的痕迹,穿孔是渐进式,前后孔径有大小,刀刃有缺口,整体握之很有手感(重量)以前的先民手掌粗大有力,故石器大都为笨重,完全不讲究外观比例,这些都是旧石器时代的特色和鉴赏的要点.

在新石器时代距今有4500-6000年之间,可分以北方红山文化和南方沿海的良渚文化还有黄河流域的齐家文化以及山东中原的龙山文化为代表性

先民经过1-2千年的进化,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开启中国玉器的大门,由原先单纯的只为生存而制作的石器,进化为用途多采多姿的玉器时代.

也发展成有组织的农业社会,所以遗留出土的玉器,有宗教/礼器/有写实蓄养动物的造型/也有抽象的人鸟虫几何造型,亦有人兽的混合,反映当时先民的智慧以及对事物环境生物透彻的观察.

一个收藏古董多年的藏家经验谈 (全篇完整版-4)

北方红山文化分布的区域甚广,一般指辽河以西至内蒙东部

所用的玉材大部份为岫玉,其颜色为浅绿黄色/青白色居多,深绿色较少,少数用阳启石(透明硬度较佳的闪玉),岫玉材质的特色不透明和半透明,硬度在2.5-5.5之间大部份加工后有油脂/玻璃光泽.

东北出产的岫玉至今仍被广泛的利用,这也给仿造者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更由于器表光素,没有复杂的纹饰,容易仿照.所以有人戏称红山文化考古出土不过千余件,市面确有千百倍的红山玉器,一般藏友常希望拥有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真品,可是买到却往往是新仿的现代玉作,店家更是非常小心,不轻易收购.我曾与藏友和东北玉器贩子就新石器时代红山玉器的特征作过分析,提供收藏收货的经验给藏友作参考,掌握这些特征并不表示就会买到真品,但至少会认识基本的知识,在判断上有个根据.

红山玉器除了玉质之外的特征造型风格工艺是重点.

以下是红山玉器关于材质的外观造型风格工艺等特征的鉴定.

红山玉器因地理/年代久远的因素,据北方朋友告知出土的深度一般都很浅(埋坑),牧民或农民长在地表发现埋葬的玉器,加上地质干燥所以红山玉器的特征之一 玉的质变(沁色)不像南方潮湿出土的玉器,常见有鸡骨白(严重质变一般人称为钙化),这是玉受到入土时,周遭环境物质长期的浸染所造成的,红山玉器这方面就比较纯净.也就是说质变沁色比较少,而且很少见到玉器表面有沙蚀(蚁蛀)的情况,这是玉质密度较高玉材较好,红山文化很重视玉的质量.

红山玉材注重质地和颜色,所采用的岫玉玉材有相当多是采取较高硬度的蛇纹岩,出土时仍旧保有其油脂的光泽.虽然刚出土或许有土沁但只要用手摩擦即可见油脂的光泽,所以贩子拿货除了第一眼的直觉(看造型的神韵纹饰)还有就是上手称重,一般很少带放大镜看雕工的线条是否为机器工,先看大的轮廓没问题再看细部尤其是小地方的纹饰和沁,如果有一丝的疑问就会摆一边.

红山玉器特征之二,红山玉器在玉器表面可看到原始工具琢磨时留下的刻痕,例如镂空钻孔或切割时的弧形线痕,还有表面打磨时留下的细纹.玉器的边缘磨的很利薄像刀刃虽然没有很细腻的线条但玉器表面的加工处理(抛光)很好

红山玉器玉质特征之三,玉器纹饰多为浅阴线,因为长期的使用磨损所以阴线会有深浅尤其是穿孔上缘有明显挂绳佩带过的痕迹.

红山玉器特征之四红山文化涵盖的地区很广所以造型上虽看起来很类似但纹饰还是有差别,红山玉器很多动物的造型有猪龙玉龙鹰蝉鱼龟……等.光是鹰和猪龙玉龙的玉器造型就有很多种,如何判别主要看整体的比例是否符合活泼生动的原则,真品一眼望去感觉是活的,好像影子在飞,简单来说,整体的比例是否很协调,很有精力,是否栩栩如生,如果是抽象的,造型像云型佩三孔玉饰三连璧蹄型器,首先注意线条是否流畅,制作工序是否符合,一般造伪都是用机器直接钻孔切断.真品则先对钻小圆孔再拉线切割,这些都会在玉器上留下钻孔和旋转的拉痕,可是要记得这些切割痕迹点的方向是一致的,基本上顺时钟的,如果玉器表面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要特别当心.

红山玉器特征之五红山玉器的玉佩,穿孔很多都是在背后,单面穿孔打孔的方式大都用牛鼻孔有很明显的螺旋纹.

红山玉器有其鲜明的特色与其他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有截然不同的风格,红山文化的玉器造型较浑厚但玉质颜色都较佳,而良渚文化的玉器造型则较为多样工艺细致但玉质没有红山文化来的好.

收藏哆年也不过收藏红山玉器两三件,玉鹰/三联璧/人面玉挂饰/圆形玉挂饰都是小件,还是十几年各地朋友承让的,真看不到好的真品.一般跑东北的贩子没几个看见真品,也没那个鉴定的要诀,如果真品从眼前经过也不敢买.

一般玉器收藏家通常有个迷失,很喜欢有沁色的古玉,除了喜爱每块玉的沁色是独一无二之外还认为沁色是年代久远的保险,比造型和工艺更可靠,所以很多藏友看到有沁色的古玉爱不释手,虽然目前科技发达,但总认为自己还是可以判断是否人工所为,我曾与湖北的文物贩子朋友谈起沁色这个问题,在宋朝时就开始并很风行用人工染色(提油)实至今日沁色造假更是非常容易,卖者就捉住喜爱沁色的心理而下苦心加以研究.他们收货(顺序)第一看玉质/造型/雕工/沁色.湖北的朋友看好

拿货时常私下用热毛巾或少许的热水在玉的一角闻有无土味或自然的臭味,有的玉本身会吸收各种外来的味道,当然化学味也闻的出来,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作最后的判断,所以有的人买了古玉回去用开水煮或浸泡来消毒,顺便看颜色有无退色或有化学味,文物贩子用热来试探是有其原理的又简单又不怕破坏玉质.

玉器上的沁色经盘玩一段时间后,玉表颜面会产生变化,尤其是原本白色的鸡骨白会转成暗红,我曾分别将两块古玉挂在身上数天,慢慢的变了颜色,经我研究会变色主要是玉的表面接触到人的热气和皮肤上的酸液汗水,如果是油性皮肤油脂分泌多那更容易更快产生变化,我也尝试用粗棉毛巾来摩擦效果就差很多,另外光用热水煮产生的变化也不如直接用皮肤接触明显,可见的人体皮肤上的分泌会给沁色的玉表带颜色来转变,所以有人喜欢盘玉,一般俗称盘过的玉器为熟坑.反之则为生坑,怪不得有人说自己是玩玉的,确实玉真的可以玩,但千万不要玩到化学加工品那可要再破第二次财去看皮肤科喔!所以没学到如何鉴定沁色真伪还是先泡热水吧

一个收藏古董多年的藏家经验谈 (全篇完整版-5)

良渚文化的玉器是市场上的宠儿,造型多任务艺精沁色又美,出土多,所以很多的仿品应众多的藏友需求而生意兴隆.

渚文化分布以太湖流域中心向外扩充至江苏安徽省等地分布虽没有红山文化广但其玉器上的杰作数量和工艺上的运用却超过红山文化很多

良渚玉器的材料大部份透明度低颜色较杂有色斑,也有透明度较高有油脂光泽颜色比较纯净的,材质有蛇纹石阳起石玛瑙等…..

目前仿制良渚玉器的材料,除了少部份用太湖/江苏的地方材料,有很多是用岫玉河南玉等来仿,因为颜色接近,硬度低,容易改色,材料便宜取得容易,

所以良渚玉器的特征鉴定最主要造型纹饰工艺是重点

良渚玉器的造型有好多的式样,主要有棕/柱形器///锥形器/冠形器//三叉形器/筒形器………..等等

在上海工作多年认识不少专卖仿制良渚玉器贩子,据他们告之,老的玉器工厂或多或少都有真品且仿制设厂的时间都很长,有很多都是外销到香港台湾,2000年后欧美订单相当多,那时工厂的产品分等级出口,内销国内一般古玩市场的是中低仿品,外销和国内高档古玩店的是高仿品,价格差很多,那时候(1980-1990)有农民会拿良渚玉器到上海的古玩市场(周六周日的河南路老跳蚤古玩市场和东台路古玩店)去兜售,曾看到跳蚤古玩市场有人持残缺玉壁贩卖,他们都是农打扮早上四点从家里出发到古玩市场下午一点就回家,晚一点就没车,曾与他们闲聊,他们也是在乡下跑,专门收购一些农民的地下物,有些农民很贼,知道行情,因为询问的人太多刚开始也许是真品,到后来没东西可卖了,干脆去工厂拿货埋在自家的后院土推里,过个三五个月再挖出来卖给跑单帮的,外地贩子本地贩子骗不到,这些故意都是专卖假货的同行忌妒眼红告之.不过实有部份的真品被行家廉价拣走.我曾到香港和澳门浏览古董店与店家谈玉的各朝代的特色和鉴赏当谈及良渚玉器时,他们几乎每家都有良渚玉器,从保险箱小心翼翼的拿出来请我鉴赏,其中有一家蛮大的古董店年轻老板告诉我亲自去乡下拿货而且价格不便宜,我就想到那些很贼的农民,

为仿的太逼真了,又是从乡村农民手中拿到,怎么会想到这是个陷阱呢?我看了之后,很婉转的将有争议的地方告之要注意,真的希望他能听得懂,每家拿出来的都是山寨品,这些外销品,还真促进浙江乡村企业的玉器工厂的发展,只是不知道谁当冤大头?

良渚文化玉器的特征简单总结归纳如下

良渚文化玉器的特征之一 玉器直线的刻工多为阴刻线深而且直好像用尺去量划刻,这与用雷射光或用机器设定雕刻完全不一样,因为用手工刻划难免会有走位和深度不一.,其他的细微的线条因为是反复的刻划线条两旁都有毛磞边而且会划出线外,因为硬度偏低工具(水晶刻刀)硬度超过玉材,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要仔细观察要用放大镜最好是20

(个人经验20倍最适合看雕工)一般贩子眼力再好也抵不过放大镜,所以我出门逛古董店非带放大镜,备而不用总比被骗要好,代表眼睛的圆圈如果是用空心钻孔那二个圆圈必定会有深浅.无法一致

渚文化玉器的特征之二 切割的玉表常留下凹弧形痕迹,孔壁有螺旋纹,这些属于加工的工序和工具有很大的关系,曾透过朋友(贩子)去工厂拿货看到制造的工具吓一大跳后来看到制作工序完全不对,才松口气,

良渚文化玉器的特征之三由于采用地方性材料所以硬度密度偏低加上入土环境潮湿,所以玉表容易产生雾色的水沁或白色的鸡骨白(质变的一种)这些出土的玉器经人皮肤接触颜色会慢慢的转变成暗红色,有些玉质表面硬度不一,其玉表会出现结晶小点或块这是软的部位已经被钙化(质变)剩下硬度高的结晶体,因为结晶是不规则的面积有大有小,有透明的有深色的,这是目前不能仿制的项目之一

良渚文化玉器的特征之四造型的震撼,神人兽面的组合和几何图形(鸟兽)是良渚玉器的特色,不能有丝毫的含糊简化,或臆造这些玉器都是当时的巫师所拥有佩带,每一个纹饰都有其含意是代表其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造型上的纹饰看起来都很威严/生气,都有神性和神力,仿者仿形却仿不出那种神(那种味道)我曾看见高档的仿品造型非常逼真,唯一露出破绽就是神人兽面两边的比例和线条不协调一致,神人的手指一边也少了一只,在很小的空间填满那么多的线条稍不意就是一个败笔.我在杭州还看到很多臆造的各式各样造型的良渚玉器有三角形的玉棕,仿者想象力真丰富,可惜早生了数千年,好笑的是买的人还不少,我想应该是采取低价的关系吧,.

良渚文化玉器的特征之五玉器的颜色,不同产地的玉材颜色也不尽相同,有白色黄绿色深绿色暗红深灰色….等等.虽然地方性的玉质不见得很好,但真品沁色自然.仿者专找颜色相近的劣质玉,用各种手法有烧的有用化学的,设法营造出出土的沁色,不但,手感不好(拿起来不顺手)看起来刺眼(贼光)闻起来有味道(淡香味,化学加香料)又不能当场用开水泡,有藏友尝试用口水去沾玉表,或用舌头去尝,好辛苦,又不是勾践复国.,或学贩子私下用手摩擦数下闻自己的大拇指,我个人经验是用看的,人为的必定无法像自然沁那么有渐进有程序,由内往外,最外面的沁色是最,不是外表沁色均一或像泼墨一样,颜色深浅不一(,泼药水)仔细观察必可看出破绽,所以有时候看照片的沁色还不如看造型,最好是上手仔细观赏.

大部份玉器藏友都想拥有雕工造型精美的良渚红山古玉但价格不斐,真品又难得一见,所以有玉友买仿造的玉器来过过瘾,只要作的逼真,价格不贵,买来研究又何仿.

上这些希望对喜欢良渚红山古玉的藏友有所帮助,

一个收藏古董多年的藏家经验谈 (全篇完整版-6)

以前怕工作忙,头脑记不了,将收藏数据放在计算机,人算不如天算,数据全不见,因为计算机被宵小偷走,现在只靠记性想多少就写多少,将来想起来再补充,后续还有很多年代的玉器鉴赏要写,希望藏友不嫌弃. 请藏友见谅,我一向不看贴和回贴因为比较我喜欢当面见面闲聊,这样谈才能够深入.

收藏永远有说不完的往事 待续………………………………………..谢谢!

 

一个收藏古董多年的藏家经验谈(全篇完整版-7)

收藏家的心里多少都会抱着捡漏或买的要比行情低廉,这种捡便宜的心态,往往给商人可乘之机,收藏家又怕买到赝品,又想买物美价廉的古董,除了要认真多方面的学习,宁可相信自己的眼光千万不要相信自己的运气比别人好.我曾看到有些收藏家为了求证自己的眼光将藏品四处找人,也有人将藏品给另外的古董店去估价,除了可以证实真伪也可以看看所买的价值,看在古董商的眼中他们心里的想法又和收藏家不一样,大多数的商人商家像买东西一样的来评估,对鉴定也会有所保留,况且各家学有专长而每个商人的品性不一,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如果是真美佳品店家愿意收购的价格会让收藏家吐血,而同样的精品店家开出的价格会让你却步,因为商家要谋利要生存,所以我很佩服以藏养藏的收藏家,上海有些跑单帮的掮客,就是将收购的古玩寄放在店家贩卖,\掮客本身虽是生意人,但也是藏家,曾认识不少的掮客,其收藏古董的丰富和经验会让你羡慕不已,毕竟那是花了多少的时间和精力得来的,每次与他们私下交易(跳过店家)利良多,往往谈至深夜还不罢休.

个人认为还是要请人鉴识玉器,不如自己花一点时间下一点苦工,首先从雕工学起,到玉器工厂去看师傅如何将一块石头变成一件成品,工厂各种原材料又多,原始的手工作坊与现代的机械确有很大的差异,而仿品基本上都是用现代的机械来完成,与手工所产生的效果有明显的分别,看到有很多的仿品二次加工,先用机械再用手工修饰,让藏家误以为是古作,但还是可以看出其中的破绽,玉器加工表面的细微的痕迹和处理是鉴定的重点.

学会了解玉器制作的方式之后,再看玉材的各式各样的质地变化,看了玉本身的质地,应该不难判断是质地或质变,只有很少数的古玉没有受到入土时地质的影响,大部份的古玉都有受沁的情(质变),自然的质变和商人用科学的速成有很明显的差异,学会玉的雕工和玉材,至此应该可以掌握玉器鉴定的基本要领,图饰则是最好最后鉴定的一个项目,要注意是各朝代各阶层流行的图饰,其用途也不同,现代高仿品用计算机制图修饰图案,其比例或线条可以做到与真品一致,有很多的图案造型都是商家东拼西接的,所以看到这些与雕工和玉质有异的特殊奇怪的造型玉器特别留意.

各朝的玉器都有其特色,不论在工艺/玉材或造型都会有其分别之处,这些都是鉴定朝代年代的依据,以钻孔为例,战国的钻孔和商周春秋有明显的不同,与新石器时代又是另一个不同的领域,玉器的切断加工和表面镂刻的处理也不尽相同,有些高仿品作工乍看非常精细,但这种高转速的机械工,用倍数的放大镜还是可以分别出慢工细活的手工和机器的差别,现代有部份的平面玉器激光来制造,:玉牌或平面镂空的挂佩,玉器表面有很规则的沙点就要注意.

战国的玉器边缘多锐角,触摸会有割手的感觉,而且平面玉器浮雕立体感也较为明显,西汉的玉器工艺刀工则以细如游丝和简易的汉八刀著名,,曾问过玉器厂的老前辈前辈是否有类似昆仑刀的利器可以直接刻在玉器上,老前辈说他们未见过用手工可以直接刻在硬度5-6度的刻刀,尤其很细的纹饰,我们用10倍放大镜观看汉佩时,那种细如游丝的蚊饰有断断续续,深浅不一,这是非常纯熟的玉工才有的功力,现在的机械无法做到,曾看到有类似的细工,但线条却是非常的工整.与砣线造成的v形和深浅不一的线条完全无法相比.

西汉初中期注重造型那时期的玉器在后处理上做的很好,可谓精工细雕,不论线条上或浮雕作工很讲究,尤其是动物的造型,尾巴的绳纹,镂空打孔处等都打磨的一丝不茍,晚期的工艺明显的低落许多.

辽宋金玉器在造型上各有其特色,雕工抛光技术上更无法与汉朝相比.直到清乾隆时制玉的工艺才又被重视,老前辈的制玉高手曾仿制清乾隆时期的玉器,他们说那时期的玉工非常重视线条的修饰,和转角的圆融,简单说就是手感很好.图案复杂精美,制工精致,抛光良好,老玉工总认为做有点太讲究有些过头,听了之后不知道是贬或褒.玉友们总希望能拥有一件精美的汉朝乾隆玉器,那才有话头呢!

各朝代的玉器玉质以河阗玉/岫玉为主流,玉质好和好的后理,FLASH抛光,加上地质产生的多样变化,这才是玉友们看到并可以放手买的收藏品,,刚收藏玉器时我第一眼看到一件造型还不错的玉器时,首先心中先打底,这是那个朝代的玉器?再上手仔细观察,后来随着高手的指点和吃过,综合多方面的经验,才慢慢调整,现在先看玉质再看工艺,如果没问题再看造型是否符合朝代时期的特征,个人很少看到工艺玉质皆佳而造型奇特的古玉,

博物馆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可以有系统的看到印证各个不同年代出土的文物.

一个收藏古董多年的藏家经验谈(全篇完整版-8)

有些玉器像玉壁之类,要鉴别真伪断代,玉质是首先考虑的重点,完工的玉素璧很少看到掊开所下的线割痕迹,,那怕是冥器,除了材质的不同,其加工处理的工艺是很郑重的,尤其是高古的礼器,有图腾的玉壁像谷纹之类,那就更好鉴别,春秋战国和西汉所显现出来的加工工艺皆不同,利用这种各不同年代工具工艺的不同,

所呈报不同的效果而加以分类鉴定,图腾同样可以利用各年代的特色而加以分类,例如各朝代的龙或常见的童子/动物….等等.

沁色质变非常多,很难用文字来描述,一般分为玉质自身的变化,通常有颜色上的区分,质地软或火烧过,因玉质结构组织上的变动,会造成灰白色的外表,但再抛光良好和地质干燥的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亮度,反之在潮湿的情况则会有雾面的外表,这些俗称钙化,也有质地软而地质干燥产生的外表沙坑,俗称蚂蚁洞或牛毛纹,这些现在都可以透过科技来仿制.只是仿的逼真价格就贵一些.

沁色多彩化一般来自于外面的有机质居多,例如陪葬物的颜色,如铜器/色料制品,

玉器自身的颜色不纯净,加上地质的变化这个才是玉器真正的沁色,在宋朝时因崇尚考古而发明各式的人造沁色(提油只是其中一种),这就是最早的高仿,仿造型仿沁色,很不幸的是现代的科技可以做到比以前更好的假沁色,当然这些快速的人为沁色与真品长时间的自然变化,是有分别的,很容易判断的.

高古(汉之前)的玉料来源常就地取材,而真正的河阗玉,还是居少数,这些高级玉材也用于当时高层社会,其工匠的工艺和制作上的严谨度当然比一般民间要好多了,

在封建时代拥有玉器的除了贵族高官之外还有普通的官员商人市井小民文人,他们对玉器的喜好也不亚于高层社会,(汉朝以后比较普及)那时的民间玉匠水平就无法与宫廷的玉匠相比较.

早期看到精美的真品玉器,虽有部份少许残缺,不影响整体美观也在收藏之列,除了研究工艺//玉质变化之外,最主要价格弹性很大,(很好议价)但现在不但这些真品价格也高涨难得一见,连仿品也故意做的,像刚出土时的有小残缺毛病,价格又不高,让人防不胜防,销路还不错.

一般玉器仿古工厂不轻易让人参观,曾有机会与朋友去内地看一家专做高仿的小工厂,设备很简,地方不大,但却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唯一象样的招待室,也只有一般人家的客厅大小,但每年有一,二百万人民币的营业额,仔细看了成品与真品还是有一段距离(玉质/作工/造型神韵比较)销售的价格则看对象的大小,加工的精细度而定.,

一般多在500-1000不等,销往各大城市,朋友告知,类似的工厂至少有5-6,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些老板对各朝代的玉器图腾非常有研究,而且他们还时常收集各方面的资料,有些高仿的玉质也采用类似河阗玉的材质,是新疆出产的玉材,曾开玩笑问他们有逛过地滩跳蚤市场吗?他们笑说那有时间,何况也买不到好东西,他们说手上虽无真品但常有客户提供原器或精密的原寸彩图他们一样画葫芦,,但他们也表示无法百分之百做到与真品一样的神韵味道,至于如何分工加工尤其是做伪沁这些细节就不得而知,只知道每一家的手法都不尽相同.朋友告知都是用化工.方式处理后,再用湿泥巴涂抹放在烘炉上.再用毛轮500p转速(高速效果佳)抛光,抛光时还同时亮光乳,这样外表会增加有出土的地气味和亮度,(应该掩饰化学药物的味道)可谓相当用心,由于市场需求的量很大,但竞争也很激烈,(想象不到),我想应该还有其他的地方专做高仿的玉器工厂,

虽然仿古盛行,捡漏又不太可遇,但玉友还是要具备鉴赏的基本要件.现在好的精品在民间还不少,只要与你有缘,终有机会得到.

一个收藏古董多年的藏家经验谈(全篇完整版-9)

代玉器与前朝(五代六朝)的玉器造型和材质上,有很明显的不同,唐代的玉带版人物或动物还有飞天神女佩饰都反映出当时的人文社会风貌,材质大都为河阗玉,玉质精良,工艺有立体的感觉,由于出土传世数量并不多,仿者往往无法用很好的河阗玉来仿制,只有在沁色上做文章,有经验的玉友一眼便看出真假.

金的帽饰与明炉顶造型不尽相同,草原特有的粗犷神韵味道是中原平土无法仿制的,不论是动物或花卉等的造型都很传神将其动态显示出来,做工虽无法与唐宋相比,但在图案的细节上却一丝不茍,仿造者常未加细究,例如鹿(动物)雁的身驱比例,花卉的开放缠支,与真品有很明显的不同.

代的玉器常多人造沁(老提油/各种有机的加工加色方法,很环保,佩带不伤身)

也仿高古的玉器但造型仿真度并不高,但仍保有相当宋代的风格,藏品中有一件宋代童子持莲蓬的玉佩,童子服饰和耳朵往前贴脸的独特宋代风格,与明清有很大的区别,类似这种各朝代玉器的风格,有美术专业的图腾书籍可提供玉友做参考比较,做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鉴定方向..

前在市场上最常见也比较容易鉴定的多属明清件,明代的带版镂空多层的手法

非常精细,玉质又好,曾见玉友买到只有造型类似但玉质做工都很不是很好的仿品,价格也不便宜,只因带版边角有沁,玉友们要特别留意,明代的早末期玉器虽有粗大明的称号,一般而言明代玉器做工确实无法与前朝和高古玉器相论但也有精致的做工玉器,陆子冈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民间的商业茂盛竞争其玉器的商品精致度比宫廷有过之而不及,

清朝初中期(乾隆之前)国力强盛,民间经济消费能力也提升很多,那时虽政府控制玉的出产,是有很多的玉材送到,民间的玉作昉来满足市场对玉器的需求,其做工的方式也延继明朝的作业,但有不同的.风貌.那个时期的玉器讲究细工,复杂的图案除了证明玉器的做工玉质,也显现出拥有者的品味和地位!

是官场中送礼的项目之一,民间亦同.

清中晚期玉器的要求很明显的降低,一般的中层社会文人都有佩带玉器的习惯,家中日常也摆设玉器陈设,玉牌/板指和鼻烟壶是当时上层人士身上常有的配备,清朝的玉牌不论在玉质雕工造在当时价格都相当高,虽数量很多,但收藏玉器的藏家看好清玉牌的独特艺术性,90年代开始收购,那时的价格已也非常的高,时至今日更不在话下.

我犹记得在90年时与朋友在上海就看到来自苏州/上海/扬州/安徽的仿清玉牌,其中以上海苏州工艺和玉材最佳,完全用上等的河阗玉来制造,那时新疆河阗玉原材料尚未飙涨,也很少用到俄罗斯玉和青海料,现在仿品则大量使用

俄罗斯玉的玉质广义来说是最接近新疆玉,但没河阗玉油润,色度也较白,青海玉则较涩,这两种材是当今高仿古者常用的材料.取材容易,价格低廉.

翡翠在清晚期成为宫廷和上游社会的新喜好,一直到今天还是东方上流女士的喜爱宝石之一.

民国早期的玉器和清晚期风格接近,玉锁片/发扠/玉牌/摆设/童子/挂饰等民间常佩玉工艺没有大的突破,但玉质与清初中期有过之,所以这时期的玉器常被当做清器,而此时仿古器开始盛行,据玉器厂老前辈说,那时工厂的仿古器的工艺玉材都是一流的,不过多卖到海外,有些还被收进博物馆,但在国内并不多见.玉器厂也收购出土的玉板来加工,往往被国外掮客当真品销售,不过盗墓流出去到海外的精品和被八国联军抢走的文物都超过我们的想象,数量之多让人心痛扼腕.

器作品也和其他的古玩一样,往往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环境社会各方面的情况,而玉器方便收藏携带,随身把玩之余,不仿也体会当时拥有者的心境和环境.

.收藏玉器的过程中遇到很多趣事,稍长时喜欢旅游,,每到一处必打听那里有文物旧货市场,看到喜欢而且银两足够,一定会购买带回.因为每个地方皆有其特色的老东西.只要与你有缘份,该你的还是你的,该你做冤大头决逃不了,!缘份啊!

收藏的过程中难免有吃药上当呕气,也有捡漏时,的快感,其中充满了甜酸苦辣,有时候看到所拍摄的古董/玉器照片,动不动就会勾起往事的点点滴滴,收藏多年,还是觉得研究的不够深,随时在学习,

一个收藏古董多年的藏家经验谈(全篇完整版-10)

董收藏趣事-1 (收藏容易变现难)

前些日子观看大陆卫视古董评论节目,来宾有收藏家和拍卖公司的拍卖官,节目主题是收藏容易变现难,记者拿者2件古物,1件为汉铜镜1件为清瓷瓶,分别拿到拍卖公司和古玩城的商品去求售,首先给拍卖公司要求上拍估价,只见拍卖公司征集和鉴定的人员,看不到1分钟就异口同声示该公司不收此物品,主持人说你们不是在媒体广告上说征集古物吗?拍卖公司的人员表示该2件物品无人问津,不是热门货,记者又上另一家拍卖公司,这次拍卖公司的鉴定人员与上家说法完全不同,直说这东西值钱,可以上拍,而且鉴定价格很高,但要收取上拍的一些费用,有保管费有手续费有宣传费加起来也要数千元人民币,但记者问既然值那么多钱,那么拍卖会有几成的成?拍卖公司表示没有保证成交率,只一在说服东西给他们拍卖,而且要先收费, 记者转而向古玩城的商品去求售,店主反复的将汉铜镜翻来翻去仔细观看,开了一个很低的价钱,记者说市价应不只如此吧?店主说铜镜很少人在收藏,况且资金积压何时卖出也不知道, 记者又问那瓷瓶总好卖吧, 店主说瓷瓶不是官窑是民窑,常见之物,给的价钱也不高,至此,主持人问节目来宾拍,为何2家拍卖公司的说词差异那么大,拍卖官说现在拍卖公司确实存在这2种情况,热门的或是精品,他们会主动的找上门,反之,就如垃圾弃之如敝屣,你上门也没用,另外1种拍卖公司纯粹是榨取费用,只是东西托给他们,就先收取一笔很高的费用,他们根据你的东西的价值来收取费用,所以他们的鉴定估算人员完全不懂,鬼扯一通,估的越高收的费用也越高,不明就里的卖主醉在虚缈的梦中,直到梦碎为止.损失了大笔的银子还引发与拍卖公司的纠纷,这种拍卖公司往往无人去拍卖,因为收的东西无一真品无一精品.

主持人问藏家(提供这2件物品的收藏者),为什么古玩城的店主出如此低的价格呢?他们都很识货啊,藏家说一般店家也抱者拣便宜的心态这和他们进货的管道.店铺的开销还有长期累积的经有很大的因素一般,卖者主动找上门,他们当然趁机压低价格,挑选好卖的东西,如果你的东西不合乎他们的要求,更会吃上闭门羹,藏家提供的汉铜镜和清瓷梅瓶品相或工艺都称得上佳品,要变卖求现都非常不容易,所以收藏容易变现难,除非你买的东西非常便宜而且非常精美,又很抢手.

般买主看上一件物品常会用各种角度方法来分析判断价值,与卖家展开一场角力战,相对的当你想把东西卖给其他的买主,同样的情况,只是脚色互调而已.

一般藏友买到一件物品要想知道是否物美价廉或真假,最快的方法,去找店家出售,如果店家愿意以你买的价格加价收购,证明你有眼光或有运气.反之,心理准备承受打击吧!当然要多找几家来估价!

一个收藏古董多年的藏家经验谈(全篇完整版-11)

年刚开始收藏时,(1990)曾在上海看到一些退休教授或白蓝领的古董爱好者,每逢假日有文物跳蚤市场赶集时,就会三五结伴赶早的去各摊位寻宝,看到一件好东西就聚集讨论然后杀价取得,他们或许买不起高单价的物品,但他们出手的毕是物超所值的好东西,眼光利杀价狠,我常尾随们背后,除了想听他们的经验之外,如果遇到贩者价格很硬他们抬不下来,我就趁火打劫用较高的价格买下,后来我稍微有眼力时,发现这种拣便宜搭便车的手法也同样发生在我身上,后面总有人在你出价不成时将其买来.

些退休教授或白蓝领的古董爱好者将所买到的古董会立刻送到附近的古董店寄卖托售或卖给店家和收藏家,赚取差价,自己不屯货又获利,利差往往是1-2

,所以乐此不疲,他们真的下过一番苦工,我也曾和他们买过东西也和他们学过,可惜的是仿品越来越多,真品价格越来越贵,他们渐渐的买不到物美价廉的古董了!我想他们一定心理很落漠!

董收藏趣事-2 (真假行家)

在收藏古董的过程中曾请教过许多前辈也见过许多的自认为古董的行家,

曾有一位在上海开古玩店的老前辈在教我如何鉴识玉器的时候看我一手拿玉器一手拿20倍的放大镜就很不以为,据他说以前的老师傅只要看一眼称一下手,就可以八九不离十,断定是真假,朝代,凭的是掌握各朝代制作工艺细微的特色,还有时代的纹饰特征,和各地的玉石材料,最重要的是各朝代变迁的历史,如果不下苦工去实际了解,深入去研究,而只看书上图片或记载,那就是半桶水的假行家,自以为是的行家,最近看到一位玉器藏家藏友,看玉器手不离放大镜,他身上部系挂者一件清斋戒玉牌,很得意亮给我看,玉色带青,椭圆形上刻斋戒,在封建像这种斋戒玉牌有其严格的规范,不论在造型纹饰,玉色,甚至于雕刻的阳雕字体深浅,但现在高档仿品只要用稍为好一点玉材,然后参考斋戒玉牌的式样,一样画葫芦,以高价卖给那些行家,仿者仿斋戒玉牌,仔细看真正的了解斋戒背后的意义,而此斋戒玉牌的问题就是在玉色和斋戒的字体的雕刻,而这些根本就不需要用放大镜,只要掌握住重点,放大镜只是用来辅助雕工线条是否有崩口,是否为机器工.

前老师傅有谁用放大镜来断真伪断代呢?但有些行家自认没有这个工具就无法把握放心的鉴定,

瓷器青铜器也是一样,所以老前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真正的行家多藏身于小贩/蓝领工人中,连专家教授或开店的老板都没有他们清楚文物的背景,但这些不起眼的人限于财力,无法收藏很多的精品但只要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得到的经验和知识绝对胜读十年书,所以我在上海除了拜师开店的前辈,求教而很多受益的鉴识都来自于小贩和寻宝的退休工人和知识分子,书本只是让在学习过程中一个辅助的工具而已,我在上海认识退休的博物馆门卫,从他对明清瓷器的造假手法,就可以写成一部10万言的书,如果没有那个兴趣,怎样会如此深入呢?我曾将买的瓷器送去他很狭窄的家中,请他鉴定,结果,就是我从此放弃收藏瓷器,他有意传授,但我那时已开始迷上玉器.他也说过,现在要找到真正的官窑非常不易,记得有一次他看上一件康熙的青花果盘瓷,要和我一起出资买下,(他钱不够一时凑不齐)等我第二天准备好钱与他去拿货,竟然被香港店家以高价买走,虽然没买成,但他却看得很开,只是说我们和这件东西没缘份.

现在真正的行家少之又少,能够掌握一些鉴定皮毛的行家却越来越多,真怀念上海那些不为人知的小人物.

类的古玩文物都有其鉴定欣赏的领域,但都是连连相关的,所以要涉及不同的领域,方能成为一方的行家,所谓行家一伸出,就知有没有,

真正的行家会引用与此件古玩有关的典故或器物,讲重点,举证比较,很少用其他的工具.他们最任的工具就是那一双锐利的双眼和双手/鼻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玉器 收藏
    全站熱搜

    ky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